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广大教职工的道德素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0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粤教师函〔2012〕99号)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学校决定今年9月至10月在全校开展以“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争当人民满意好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把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争当人民满意好教师作为教育月活动的主线
汪洋书记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没有文化支撑和精神富足,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广东”,并首次提出要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新时期广东精神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要求,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具有鲜明的广东文化特征。大力宣传弘扬和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全省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幸福广东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此活动的重要意义,坚持把“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争当人民满意好教师”作为今年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的主线,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在本职岗位上自觉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活动内容
(一)认真组织学习新时期广东精神。要组织广大教职员工深入学习汪洋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及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师德建设的论述,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通过学习,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刻领会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促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想信念,自觉地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广东精神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广泛开展以新时期广东精神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对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在师德建设教育月中,通过举办新时期广东精神大讨论、公益宣传、演讲、讲座、晚会和征文、摄影、书画等,创新形式,广泛开展以新时期广东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要采取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价值理念和师德规范,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结合实际,将新时期广东精神内化为教师具体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推动新时期广东精神成为广大教职工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
(三)大力开展优秀教师表彰活动。教师节期间,召开我校庆祝2012年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潜心育人、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通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激励广大教师努力践行师德规范,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组织开展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学习活动。为弘扬正气,树立楷模,要在全校教职工当中持久深入地开展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师学习活动,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韩亚兰的先进事迹,弘扬当代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情操,引导广大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
(五)开展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征集活动。今年省教育厅将组织开展征集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活动,并将遴选部分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汇编成集,进行广泛宣传。根据教育厅的统一安排,我校将大力发动广大教师参加此活动,并组织好对我校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推荐工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举办班主任业务培训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由全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主讲的《班主任培训》专题讲座录像片,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提出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具体要求。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开展以“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争当人民满意好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提要求,做部署,抓落实,要明确教育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师德教育月活动扎实、有序地进行。
(二)创新师德教育形式。要充分运用形式多样、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符合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的师德教育新方法、新途径。要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宣传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健康、有效的载体,及时总结推广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三)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学校要注重将师德建设教育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或规章制度,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2012年9月15日
|